11月29日,第244期学术前沿论坛暨“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学术讲座(第36期)在知行楼513教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洪堡学者、国家重大人才特聘教授吴晓樵教授,就“马丁·布伯的合作者‘王先生’兼及1900年前后《聊斋志异》的德译”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吴晓樵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近现代德语文学和中德文学关系等。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邵光庆主持。


吴晓樵梳理了1900年前后《聊斋志异》的德译脉络,并简要介绍了这部作品及其他中国文学作品对德国文学的影响。他通过广泛的文献挖掘,跨越不同学科,追溯历史长河,发现了许多未曾公开的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吴晓樵对马丁·布伯《聊斋志异》翻译过程中的中国合作者身份进行了深入且严谨的考证。

吴晓樵的讲座兼具学术性及趣味性,令所有在场师生受益匪浅。邵光庆总结道:“吴教授将个体合作与经典作品的译介相结合,巧妙地为我们搭建起中德文化文学交流的微观和宏观视角,为拓展中德文学关系,中德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独特新颖的视角和富有潜力的方向。” 此次讲座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探索中德文学文化交织影响的兴趣,加深了对学术研究方法的理解,同时也为德语专业的教师们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