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家乡红色文化,重温伟大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近日,外国语学院“星之所在”实践团队,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和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文献、线上讨论等方式,对青岛几处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背景作初步了解,制定参观计划。
精神丰碑永不朽,红色基因代代传
第一站,团队成员来到了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18号,前身是被誉为“中国火车头的摇篮”的四方机厂,是青岛市唯一一座全面展示青岛革命历史及青岛英烈精神的大型纪念展馆。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这里成为青岛早期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满怀着崇敬的心情,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基本陈列展厅及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专题展厅,认真学习了青岛党组织几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峥嵘时代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了青岛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青岛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


听涛观海青岛山,一战遗址读沧桑
第二站,团队成员走进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位于青岛市京山路26号,整个建筑造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象征着“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博物馆展现着自青岛建置至主权回归的这段历史,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以“还我青岛”为中心主题的“德占青岛”“日德战争”“苦难归程”三个展厅。看到馆中展示的各类武器、明信片、报刊,成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感受到了帝国主义对青岛乃至中国的压迫和伤害,对于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刘佳一说到:“一战遗址和青岛党组织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大踏步向前的生动缩影。此次活动结束之后,我对党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的信心。”
接下来,“星之所在”实践团队将积极总结实践所得,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