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风建设系统工程,精准服务学生升学深造需求,外国语学院于5月12日举办“研途领航·逐梦未来”考研经验交流活动。作为学院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学工办、团总支和英语教研室协同组织,着力构建学业规划与学风建设的贯通式培养体系。

活动邀请2025届考研优秀毕业生组成“朋辈导师团”,其中宋晓雨(香港城市大学英语研究专业)、郑瑞宁(苏州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张舒亚(中国矿业大学英语笔译专业)、朱兆阳(大连民族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赵佳慧(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于潇潇(跨考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专业)六位学子,分别从学术硕士申请、专业硕士备考、调剂策略等维度展开系统化经验分享。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科学的备考路线图及个性化案例解析,重点破解院校精准定位、复习效能提升、跨学科融合备考等共性难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性实践样本。

在“考研导师组”指导环节,郭思悦结合近年考研大数据,从政策研判、学科适配、考研近况等维度建立三维分析模型;王红芳创新性提出“研究内驱力评估+伙伴备考计划”指导体系,引导在场学生构建“专业基础巩固、内驱力提升、心理韧性培养”三位一体的科学备考思路。两位导师特别强调,要将考研准备与职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实现学术理想与职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活动现场设置“个性化诊断工作坊”,采取线下直面与线上直播同步形式,师生、朋辈互动交流,开展靶向指导。参与学生普遍反映对考研与申硕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现场气氛热烈。
外国语学院持续深化“三全育人”全链条人才培育建设,将考研指导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举办思维训练营、拓展境内外升学渠道等举措,着力提增优良学风育人质效。本次活动作为学风建设与学生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学术志趣与规划动力,为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收集有效问题,下一步,学院将同步启动发展护航计划,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与高质量就业全周期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