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擦亮雷锋精神“青春名片”

作者:王影影    编辑:张海磊    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5-03-11    点击次数:

3月5日,外国语学院“锋华正茂”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学院立足外语专业优势,创新打造“理论引领+专业驱动+长效育人”实践模式,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注入“齐鲁特色”与“青年表达”。

典范育人:大国良师进校园。学院特邀“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全国创建新时代雷锋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日照市东港区民族团结教育教研室主任滕兆敏到校宣讲,与青年共话雷锋精神时代内涵。滕兆敏为青年大学生作了题为《学习雷锋好榜样——告诉你一个真实而美好的雷锋》的报告。他凭借在雷锋精神研究与教育传播领域的深厚积累,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不同维度阐释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真实、平凡、伟大、美好、永恒的雷锋。会场气氛热烈,滕兆敏不时走进学生中间,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并为积极发言的学生赠送雷锋文化剪纸。

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雏鹰志愿服务协会志愿者张欣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以往参与志愿服务时,有时会陷入迷茫,不知怎样的付出才更有价值。今天听了滕老师的报告,我恍然大悟,雷锋做的事看似琐碎,却桩桩都饱含温暖与善意。往后,我定会以雷锋为标杆,从细微处着手,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闪耀光芒,感染更多人加入传递爱心的行列中来。”

青年思辨:让雷锋精神“声”入人心。学院成立“雷锋精神研习社”,以“专家领学+经典深读+学术研讨”为特色,组织师生用英语、日语、法语等7种语言诵读《雷锋日记》,同步发布《多语种雷锋日记电子手册》。前期征集的17篇辅导员理论论文、32篇学生案例征文、58个学生诵读视频获奖作品,转化为“雷锋精神跨文化传播案例库”。20名师生组成的“雷锋故事金话筒”多语种宣讲团同步亮相,未来将走进济南社区、中小学开展“雷锋故事的世界表达”主题宣讲。据研习社负责教师肖子桃介绍:“我们已录制《雷锋日记》日语、法语版音频,计划通过合作高校传播,让雷锋精神跨越山海。”

基于研习社研讨结果,雷锋精神传承系列活动遍地开花。各专业创新开展主题活动,英语专业举办“习语金句翻译擂台赛”,日语专业制作《雷锋语录》中日对照朗读音频,法语专业策划“中法志愿服务对比云论坛”,多专业联合录制“寻找校园雷锋”微视频在学院公众号、抖音多平台投放。

专业赋能:涉外青年服务惠及泉城百姓。学院将志愿服务与外语特长深度结合,依托雏鹰志愿服务协会,推出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螺丝钉会客厅”搬进社区、学校、企业,话谈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以思想引领筑牢青年信仰根基,深化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将个人成长融入城市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以护苗行动“译”守童心成长,联合济南市图书馆开展双语绘本共读。以文明实践结出“惠民果”,活动月期间,学院与济南市三家企业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通过“志愿帮帮团”进社区,在历城区开展社区家庭语言帮扶,累计解决翻译需求47件;通过“青春陪伴”暖空巢,组织学生结对服务独居老人,解决就医、购物等生活难题;通过“国际客厅”助发展,为济南片区企业提供商务业务翻译服务。

青春样板:打造“志愿山青长效机制。学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首创“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学分认证”,已有63名学生凭服务时长获“最美志愿者”称号。孵化“涉外法律翻译援助平台”“黄河文化多语种传播”等4个项目,继续深化拓展企业合作,发挥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育人成效,让青年赋能雷锋精神传承,实现从“三月春风”到“四季常青”的显著蜕变。

“我们要把青年志愿‘小课堂’与社会服务‘大课堂’贯通,让志愿服务既接齐鲁地气,又有国际视野。”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济南市历城区“十大杰出青年”、雏鹰志愿服务协会指导教师王影影表示。目前,学院500余名师生已投身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服务覆盖济南市4个区县,用“专业红”与“志愿红”交织出新时代山东青年的精神底色。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Copyright © 2020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版权所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东校区)  邮编:250103  电话:0531-58997373

鲁ICP备10007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