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多彩活动奏响庆典乐章,献礼新中国与山青75载光辉历程

作者:王影影    编辑:张海磊    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4-10-01    点击次数: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的伟大时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也迎来了建校75周年的光辉节点。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秉持着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歌颂祖国,厚植情怀。学生党支部召开了“双语歌颂祖国,共筑爱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双语的独特优势,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从不同的语言视角深情地歌颂伟大的祖国。这不仅展现了外国语学院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他们炽热的爱国之心。双语的表达形式让爱国情怀跨越了语言的界限,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得到了升华。

40220

2021级西班牙语二班盛从钟表示:参加此次主题爱国党日活动,使我深切体会到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不仅感受到祖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更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种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中团结的氛围也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

七十五载辉煌路,山青与祖国同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建校75周年,学院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讲述学校的变迁故事,旨在引导团员和青年爱党爱国、爱民爱校的情怀,深刻意识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2023级英语校企四班团支书邓永琪表示:在这次主题团日活动中,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在新中国的怀抱中不断发展,如同新中国一样历经风雨,走向辉煌。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桃李满园,学校见证了无数青年的成长。而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在校园中汲取知识,更应努力拼搏,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

操场之约,共话团情。新生辅导员在操场与2024级同学一起开展了“团说团话”共青团思想沙龙。新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学习共青团的思想理念,加强了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动力。

2024级英语二班张玉寒表示:参加本次“团说团话”共青团思想沙龙,让我收获颇丰。在操场这个开阔又充满活力的地方,辅导员亲切地和我们交流共青团的思想理念。以前我对共青团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书本和概念上,而这次沙龙让我真正理解到它背后的力量。在轻松氛围里,我听到了很多团员的故事,感受到了团组织的温暖与伟大。这让我对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青团员的身份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我知道了在大学中,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践行团的理念,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意义,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国之盛景,校之华章。学生们自发开展的“我爱你中国”快闪活动更是点燃了校园的爱国热情。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也让爱国之情在校园中迅速蔓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聚集在一起,用歌声、朗诵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以朗诵+歌唱的形式祝福祖国。学生们身着白色T恤,手中拿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他们的声音从清澈的吟诵转为激昂的呐喊:“我爱你,祖国”!每一句话语都传递着骄傲与感动。与此同时,动人的旋律在校园空中回荡,唤醒了每个心底潜藏的爱国情怀,大家不禁跟着唱起,形成了一道动人的音浪。



书香伴国庆,青衿论远志。学院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的博士阅读导师,以及不同专业同学一起开展的读书分享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和心灵的洗礼。通过这种跨学院、跨专业的交流与分享,激发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深切热爱。红色文化在不同学科背景的碰撞下,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深入到了同学们的心中。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外国语学院师生的校园生活,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建校75周年这个特殊的节点上,表达了全体师生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山青外院学子积极向上、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貌。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国语学院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下一条:书香浸润国庆,青衿共话远志——外国语学院举办红色文化读书分享会

Copyright © 2020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版权所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东校区)  邮编:250103  电话:0531-58997373

鲁ICP备10007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