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首页栏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学术沙龙专题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庄庆涛    编辑:张海磊    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4-08-05    点击次数:

8月2日,外国语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办“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学术沙龙,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为“倾听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聚焦国际媒体关注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本次学术沙龙邀请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艳红教授进行点评,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院院长管秀兰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我校及其他高校、中学的师生广泛参与。

在本次学术沙龙中,来自外国语学院德语、朝鲜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专业的教师们,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的主流媒体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从多个视角解读了国际媒体的报道态度和反应,为听众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德语专业教师周亚童分析了德国主流媒体如何构建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揭示了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国重要会议时的特点和倾向;朝鲜语专业教师于祥鑫博士则从韩媒的视角出发,介绍了韩国媒体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评价,并提出了基于韩媒的评价所引发的启示;法语专业教师金树骉对法国主流报刊进行了舆论分析,展示了法国媒体对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态度和观点;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赵芳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拉丁美洲媒体视野下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西语国家媒体对中国政策的关注焦点;日语专业管秀兰教授阐述了日本媒体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代表性认识,提出了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一些主要话题和观点。

在互动环节中,李艳红就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点评。她指出,老师们本次的分享内容紧跟时事热点,并且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进行不同角度的内容解读,视角非常新颖。她鼓励大家继续对学术研究课题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进行有效的成果产出。

管秀兰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国际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通过深入研究国际媒体的报道,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期待,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她还强调了继续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到这一领域的探索中来。

本次学术沙龙,参与分享的老师们讨论了国际媒体对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方式、角度以及内容选择。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报道差异,发现了国际媒体在解读中国政策时的不同视角和侧重点。这些发现对于师生理解如何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发声,以及如何构建中国叙事和如何有效地进行对外话语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国别与语言应用研究,为促进国际理解与文化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两支团队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专项

下一条:“鲲鹏”再出发丨外国语学院参加“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Copyright © 2020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版权所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东校区)  邮编:250103  电话:0531-58997373

鲁ICP备10007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