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学生工作部、团委以及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投身志愿服务,依托雏鹰志愿服务协会等学生组织走出校园、深入实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着力将十二月打造成“雏鹰志愿服务月”。
精学实炼,雏鹰志愿者开展集体学习
“志愿于心,奉献于行。”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志愿行动的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的要求和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调研时曾指出,把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社会文明进步、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联系,对志愿服务作出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殷切期望。为了引导雏鹰志愿者立大志、跟党走,进一步深化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理解,外国语学院组织全体志愿者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等不同形式,学习研究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讲话,强化对其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帮助志愿者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改革决策部署上来。

外国语学院2020级志愿者邹佩佚谈到:“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应该立足实际,让志愿服务精神落在实处,做到用心服务、用情服务。将责任意识渗透到自身的思维模式当中,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跟随党和国家的领导,立足时代洪流,弘扬和学习志愿精神。”此次志愿者集体学习为十二月志愿服务月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志愿服务月的开启拉开了序幕。
思想沙龙,在交流碰撞中提升服务水平
近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让“小青马”了解志愿服务、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以“弘扬志愿精神,奉献‘青马人’的青春与爱心”为主题的共青团思想沙龙。

会上,“小青马”共同观看纪录片——《源梦》,跟随青年志愿者的脚步,了解他们在古浪县开展科普志愿活动的经历,感受志愿者们的心路历程。学生志愿者代表分别领学了《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小青马”对志愿服务精神展开热烈讨论,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分享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畅谈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关系, 以及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辅导员结合自身经历动情分享了令其难忘的故事,同时结合大家的交流情况,向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秉承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小我铸就大我;二是要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用年轻的臂膀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校外敬老献爱心,校内服务送温暖
国际志愿者日是志愿者的大日子,是宣传志愿服务精神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雏鹰志愿者将对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具有雏鹰特色、广受大家欢迎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提升身边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志愿者携带手套、暖宝宝等爱心物品行走于校园内的各条马路、各个角落,向教师、清洁工人等山青守护者们发放爱心物品,传递温暖问候。同时,志愿者们还在校内设置热水点,为来往师生送上热水,让点滴爱心温暖这个冬天。在校外,志愿者来到祥和苑老年公寓,开展了以“情系夕阳红,爱心暖寒冬”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志愿者与老人唠家常、聊过往,为他们表演节目,用真情关爱、用真心温暖,让老人们感受到青年大学生的爱心与社会大家庭的关怀。
多彩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雏鹰志愿服务月”
志愿服务离不开青年学生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热情奉献。为激发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踊跃参与公共服务,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团结凝聚志愿服务力量,雏鹰协会将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校园行”校内志愿服务、“传递敬老心、温暖夕阳红”敬老院志愿服务、“云端续梦”主题线上支教、“校园易物网”旧物交换、“义捐送爱心”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分享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着力将十二月打造为雏鹰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月。努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广泛吸纳青年志愿者,在学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友爱互助氛围;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志愿服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挖掘志愿服务优秀人物、典型案例,推出一批以志愿服务为内容的专栏专题,带动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
接下来,外国语学院将不断培养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积极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山青学子在实践中感知初心力量,在奉献中升华人生境界,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做出山青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