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华声实践团队选择山东省的青岛、威海两个城市作为实践地点,展开实践。
华声实践团队首先前往青岛的五四广场进行第一次实践,五四广场是为纪念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而建,华声实践团队选择五四广场为实践地点,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并进一步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华声实践团队抵达青岛五四广场时,夜空中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带给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极大的视觉震撼。而后,华声实践团队来到五四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面前,近距离地观察这座具有非凡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通过与具有历史底蕴的五四广场的近距离接触,华声实践团队对五四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对五四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次日,华声实践团队来到威海市进行红色实践,威海市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来到纪念馆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手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郭沫若手书的“天福山起义纪念塔”,使得纪念馆更加神圣庄严。华声实践团队成员怀着敬畏之心走进纪念馆,馆内珍藏着天福山起义的珍贵文物,包括革命烈士事迹、图片、遗物等,为大家提供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沧桑岁月的物质载体。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声实践团队解说天福山遗址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华声实践团队的红色实践提供了更加详实的依据。
通过参观考察两个城市的红色文化纪念基地,华声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对中国的抗战史、建设史等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积极进取,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实现强国梦。